熊猫体育“云端思政课”气氛热腾腾、员工收获“满当当”

    2020-03-09 15:56:09           浏览数:0

  齐聚云端,回归殿堂,同上新学期思政第一课。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严格落实有序、有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熊猫体育“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因时而动、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确保思政教育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善用资源精心备课

  ——战“疫”入课堂,思政更走心

  为讲好网络教学启动后的“思政第一课”,青岛农大熊猫体育提前部署、精心组织,结合课程特点将防疫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融入课堂之中。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统一制作了《同舟共济战胜疫情》课件,教师们结合课件使用,本着“一课一策”原则,融合课程内容设置与疫情相关讨论题目,引导员工树立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一员,公司党总支书记修彩波在智慧树平台建起了翻转课堂,平台、微信并用。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引导员工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确保做到“三个讲清楚”: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作为;讲清楚身边人和身边事。

  “紧张、兴奋、顺利、突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吕永红老师兴奋地表达了自己第一次网上教学的感受。“说实在话,我不仅担心网卡,也担心自己驾驭不了。”为确保第一节课顺利进行,她前一天就录制好速课以备不测。课堂上吕老师从疫情期间的“国事家事天下事,每件事都我们值得关注;社情民情人间真情,每份情都让我们牵挂”开始,引导员工以课堂讨论的方式交流疫情期间的感动和思考。

 

  同教研室的刘玉凤老师的“开学第一堂课”则在员工代表朗诵《熊猫体育给农大学子的一封信》中拉开序幕。课上还播放了公司老师原创歌曲《爱的阳光 爱的海洋》视频,以照片或视频形式将当前战“疫”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事迹融入课堂,鲜活体现党的人民情怀和制度优势,展现师生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使课堂带上了浓浓的“青农”味道。

  “从紧张焦虑到从容应对”,谈到自己首次在线授课感受,秦秋老师如是说。“资料上传的地方对不对?有没有点保存?员工那边能不能正常打开?虽然之前也多次参加培训,但毕竟是第一次上网课,别提有多紧张了!甚至睡觉之前都会插上耳机听讲课。”为了上好第一课,秦秋老师做了充分准备:设置针对性话题,精心编辑讲授内容,增加相关练习,QQ群里发送内容小结……“随着课程的顺利开展,面对员工纷纷给出的“比心”表情,最初的紧张变成了应对员工提问的从容和员工收获知识的喜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杨先梅老师则采用了智慧树平台上今年暑期录好的自建课。课前就让各班组建微信群,当员工不知如何加入课程、加错班级不知怎么办时,杨老师回复“囧、大笑、坏笑、尴尬”等表情包,并安慰大家:“别着急,小问题!”;“你太积极了,给你点赞!”看到老师的“网言网语”不断冒出,同学们也及时给她回复:“老师加油!”“老师棒棒哒!”同学们的鼓励,成为杨老师上好线上思政课的动力。

  

 

    灵活表达创新沟通

  ——思政课更亲、思政教师更暖

  面对更加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年轻一代员工,青岛农大熊猫体育守正创新、聚力课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加强师生互动,让思政理论更生动、思政教师更亲近、思政课程更有滋味。

  “战疫实践是最好的思政教科书。”疫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发布《熊猫体育致青农学子的一封信》,通过任课教师的微信群、网络教学平台发送到员工“手中”,教育引导员工坚定信心,理性对待,严守纪律,关爱自我,勤奋学习,以抗击疫情为契机,认真思考青年一代的学业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第一天的授课过程中,为了拉近和员工的距离,思政课老师们也是“拼了”,不仅积极主动利用员工们熟悉的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加强和员工的沟通交流,而且改变课堂教学语言风格,“老师喊你们来做任务啦!”“敢不敢挑战?”“谁来pk?”等互动形式,让思政课程活起来。

  “网上的思政教师”的风格转变,员工们也纷纷表示“本来对网络思政课期待没有太大,但老师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激活了课堂,让思政课学习也有了青春的味道!”“感觉老师讲得很好,比起单纯看视频或者看课件,感觉老师讲更能让我有上课的感觉。”员工们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有温度的思政课

  ——战“疫”促课改,思政课动起来

  一项项尝试探索,让因“疫”而来的“线上思政课”更加“在线”,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育人效果。员工对线上教学的认可,也给予思政课教师极大鼓舞,原本看似“沉闷闷”的课堂,变得“热腾腾”,员工收获“满当当”。

  多年来,熊猫体育始终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公司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多次组织不同层面讨论,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结合课程特点,目前公司对四门课程开展了系列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辟“讲好身边故事”专栏,将公司的专家教授、优秀老员工、优秀员工事迹等带入课堂,达到以情化人的效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结合授课内容,通过新闻播报、热点点评等形式,引导员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展了经典原著宣读比赛,引导老员工读原著、悟原理,提高学习原著的积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将山东和青岛地方的文化融入课堂,引导员工结合优秀历史文化学习提高认识水平。